大明皇帝回头看,其实漕帮火并当街杀人,就是浙江矛盾已经激化的具体体现了,衙门和势要豪右之间的矛盾,在吴善言被斩示众之后,就已经不可调和了,大火烧了这皇帝驻跸之处,就是进一步激化。
吴善言和地方的牛鬼蛇神同流合污,要削减浙江九营的军饷,逼迫浙江九营解散,而浙江九营兵变反抗,朝廷最终选择了将吴善言斩示众,其实就是放弃了地方势要豪右的利益主张。
申时行从松江府至杭州府坐班,这代表着朝廷又要对浙江伸手了,从那一刻起,势要豪右的反抗就开始了,其实这些后续,都是当初九营哗变的后续。
皇帝南巡,进一步加剧了矛盾的激化。
而漕帮火并,是复杂斗争中的一环,也是开始。
「要是不修运河,臣不敢说能解决,可是要修运河了,就可以彻底解决了。」申时行告诉陛下,漕帮的问题,从来都是百姓们找不到出路的选择,有了地方干活,而且干了活有钱可以拿,那漕帮的根基就消散了。
消灭漕帮,不在消灭漕帮本身,需要给大明百姓们找条出路才是。
修完了运河就组建工兵团营,修桥补路出巡修堤,水利工程都要修修补补。
「这次抄没的四百二十万银,修一条驰道,从杭州府到松江府,过苏州府,苏州段由苏州府承建。」朱翊钧对抄没的财货进行了分配,还是不带走,就留在浙江。
运河和两条驰道,就是朱翊钧南巡浙江,给浙江带来的具体影响。
「臣等遵旨。」申时行大喜过望,俯领命。
南衙一直在鼓噪修驰道,是因为驰道有广泛需求,虽然江南水路非常达,但陆运也是必不可少的补充,皇帝在浙江折腾了这麽一出大戏,却没有把银子拿走,这就算是喜上加喜了。
「江南最是繁华,既然一直闹着要修,朕看到了,确实是有这个需要,那就修吧。」
「朕收到了松江府奏疏,这泰西的大帆船还没有离开,这是为何?」朱翊钧有些疑惑的问道。
往年大帆船顶多停靠一个月就走,现在已经停靠了近两个月了,还没有离开,泰西大帆船的货基本上已经买齐了,可整整齐齐的堆在码头,就是没上船。
申时行赶忙说道:「陛下,是大帆船今年来得早了,五月份船就到了,船队在等季风,正好趁着早到,松江造船厂,把到港的十一艘大帆船进行了全面检修,现了不少大问题,这不知道这帮泰西人是怎麽霍霍的,船都破了,水密舱一封就继续用,水密舱是应急用的。」
「除了检修,是泰西的大帆船在等货,有一批茶叶,需要运到。」
申时行解释了原因,早到这一个月时间,正好用来大修,泰西商贾等的货是茶叶,小茶包正在成为泰西的一种热销品。
「泰西的茶…臣只能说,勉强算是茶了,好东西给他们都糟践了,就像当初生丝一样。」申时行一脸嫌弃的说道。
朱翊钧曾经送给费利佩一把宝剑,算是宝剑配英雄,结果费利佩回礼了一箱银币,和一副泰西的铁浑甲。
这就是文化差异,朱翊钧看来,他给的国礼没什麽问题,但在泰西,国君送武器,就是宣战,而费利佩回了一箱银币,算是把这剑买了下来,不是礼物,消除了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误判。
比如费利佩曾经的国礼里,就有纽伦堡蛋,在大明谐音里就是送锺(终),其实也很犯忌讳。
朱翊钧对这些都不是很在意,相反纽伦堡蛋开启了大明的精密制造,大明皇帝倒是很喜欢那份礼物。
大帆船之所以耽误,是今年起,大明不再提供茶砖,而是提供小茶包了,因为这帮泰西商贾,太糟践东西了。
「泰西饮茶,都是把这些个茶叶无论产地丶色泽丶清茶红茶,全都打散了切碎了,混到一起,还因为保管不当,运回泰西都霉了,真的是暴殄天物!」申时行对茶也不是特别懂,但西班牙智利总督曾经送给申时行的礼物里,就有混茶。
那味道,他一辈子都忘不掉。
「那能喝吗?」朱翊钧呆滞了下,不分茶叶的优劣,全都打散切碎,那不就是茶叶沫子吗?
泰西人拿到茶砖就是用刀切,有的时候滥竽充数,还把腐烂霉的茶叶丶乱七八糟的各种树叶,掺和进去,以次充好。
大明这边思前想后,换成了小罐的茶包,一来增加就业,二来增加利润,三来不让泰西人以次充好,诋毁大明茶叶的名声,这可是大宗商品,能赚大钱,浙江八万户茶农,那可都是中人之家。
市场建立不容易,可要毁了,轻而易举。
而小罐密封的茶包,都带泥封,更进一步的保证不会霉。
从大块茶砖加工到小茶包是需要时间的,所以需要等一等,这有助于大明茶叶进一步打开泰西市场,朱翊钧选择了支持。
「陛下,茶叶能养得起浙江八万茶农,茶叶丶咖啡就能养得起贵州丶云南八万茶农,陛下,在浙江八万户茶农看起来不算什麽,可是在贵州云南,八万心向大明的茶农,那就是国之根基。」申时行颇为恳切的说道:「臣以为,可以挑选有经验的茶农,给银,至贵州开辟茶园,此为安邦定国长策。」
即便是陛下不提到大帆船久久不去的事儿,申时行也打算在面圣的时候,提出自己的建议。
咖啡已经在云南试种成功,黔国公府开辟了三万亩的咖啡园,而贵州的风土,其实种茶也是极好的。
农业是一切的根本。
「你的这个想法很好,但去云贵,就跟流放一样,这得给足够的报酬,而且还要因地制宜的育种,都是辛苦活儿,朕就是担心,没人肯去。」朱翊钧觉得申时行的这个提议很好,符合他农业安邦的一贯主张。
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人去,云贵川黔都是烟瘴之地,流放犯都不愿去的地方。
流放犯宁愿去爪哇。
(本章完)